小資女艾蜜莉投資心法,如何找出好股投資

首頁 » 小資女艾蜜莉投資心法,如何找出好股投資
小資女艾蜜莉投資心法

最後更新時間 2021 – 7 – 9 by Emily

這是我第一本接觸投資的書,叫做「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」,很感謝這本書讓我開始了投資之路,本篇文章我會整理出作者小資女艾蜜莉的投資心法給大家分享。

小資女艾蜜莉從上班族大翻身

小資女艾蜜莉原本也是一個上班族,起薪是兩萬五,心中抱有著觀念,只要努力就可以不斷的加薪,讓自己的資產成長,但是隨著房價、物價都在成長的年代,如果要靠上班族的薪水達到財務自由,機會可以說是微乎其微。

因此艾蜜莉開始接觸投資,用十大體質評估法選股,替自己加薪,也創建了艾蜜莉定存股app,很佛心的提供給大家選股資訊,只要登入就可以獲得免費的資訊。

我很喜歡他書中提到的一段話

“財務自由讓我可以拿到人生的選擇權”

沒錯!真正的退休不是無所事事,而是達到了財務自由,可以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!

艾蜜莉選股投資心法

艾蜜莉運用了十大體質評估法來做選股,是哪十大方法呢?讓我們好好探討一下。

首先前提是,艾蜜莉挑選的企業都是穩健的企業,如果要找飆股、快速可以賺到錢的股票,可能就不適合用這些方法來評估。

條件一:公司是否年年賺錢?

這個條件應該蠻淺顯易懂的,如果一家公司只有今年賺錢,明年開始不會賺錢,你應該就不會想要投資了吧!所以找一間年年賺錢的公司非常重要。

要怎麼看是否有賺錢呢?那就是看稅後的「EPS(Earnings Per Share)」,也稱之為「每股純益」,意思是說每一股為股東帶來的收益。

EPS計算方式

每股盈餘 = (稅後淨利 – 每年當年特別股股利) / 加權平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

合格標準是近十年的EPS至少要有9年 > 0

條件二:是否為燒錢慘業?

通常公司為了成長,會要把賺來的錢再拿去買進資產,讓公司不斷擴張或是產能增加,就像台積電把賺來的錢再拿去蓋廠房一樣。

但是必須注意這些錢不能太多,如果超出企業能付出的能力,就會造成賺錢來不及花,讓公司經營陷入窘境。

如果要看賺錢再投資的比率,可以看盈再率這個公式,如果盈再率高於200%,代表的含義是這4年投資的資本支出是獲利的2倍,艾蜜莉提到理想的狀況是要小於80%為安全比例。

盈再率計算方式

盈再率 = (近一年的非流動性資產 – 4年前的非流動性資產) / 近4年稅後淨利合計

條件三:是否體質幼弱?

一家穩健的公司通常體質要夠健全,像上市櫃太短或是淨值較低的公司,就要自己評估一下適不適合。

艾蜜莉提到的三個標準為,近一季每股淨值要大於15、上市7年以上、股本>50億元,這三個代表什麼意思呢?

  • 每股淨值
    每股淨值代表的是公司的基本價值,就是公司的總資產扣掉負債後,每一股所得到的價值。 每股淨值 = 淨值(股東權益) / 在外流通股數
  • 上市時間
    上市有一段時間的公司,經歷了一段經濟循環時間,相較起來會比較穩定,經濟循環的時間3-10年都有可能,7年的設定讓公司至少有經歷過一個循環。
  • 股本
    股本 = 股份總額 x 股票面值 股本大小影響到在外流通的股數多寡,交易量也不同,股本較大的公司流通股數較高、交易量較大,股價波動也較小。
    股本較小的公司流通股數較低、交易量較低,若有消息釋出,股價常常會較容易波動較大。 將股本條件設定50億,也是希望股價波動不要太大,若小於50億股本的公司,自己還是要多觀察產業的狀況,是否相對穩健。

條件四:是否靠副業轉錢?

如果一間生產鞋子的工廠,卻是靠賣土地在賺錢,而不是真的靠鞋子賺錢,就要小心這間公司的獲利狀況,表示這間公司沒有認真在經營本業。

想要知道本業收入狀況,可以運用本業收入比率來做判斷。

本業收入比率 = 近一季營業利益 / 近一季稅前淨利

營業利益是什麼呢?營業利益代表公司扣除營運成本後,由本業帶來的利益,通常這些成本包括管理費用、行銷費用、研發費用等。

税前淨利顧名思義就是還沒扣稅前所得到的利益,這些利益包含本業收入和業外收入。

艾蜜莉建議本業收入比率要高於80%比較合適,意思就是這家公司的獲利有80%來自本業。

所以大家不妨找出自己在觀察的公司,看看這家公司是不是主要靠本業賺錢呢?

條件五:是否業外虧損?

通常一間公司除了本業外,也會做一些投資理財進而有了業外收入,但是這些業外收入要注意是否造成很大的虧損,影響到了本業收入,公司將閒錢拿去投資是好事,但是也不能讓這些投資損失太大,將公司置於風險之中。

這時候我們可以關注一個數值,那就是業外損失比率。

業外損失比率 = 近一季其他利益及損失 / 近一季稅後淨利

在損益表裡有一項「其他利益及損失」,代表公司投資後的損益,如果是正的代表投資有賺錢,反之如果是負的,就代表有虧損了。

因此這個業外損失比率,損失必須小於20%,讓業外虧損不要影響到本業收入。

條件六:是否營收大灌水?

在財報中的營收也包含了應收帳款、存貨,應收帳款代表的是因為營業行為(銷售貨物、勞力等),所產生的帳款,而尚未收到下游廠商的款項;存貨代表廠商應為要產生銷售行為,會進行囤貨,這些所囤的貨就是尚未售出的存貨。

應收帳款、存貨都是尚未轉成現金的項目,因此算出這兩項加總的佔比,可以得知是不是很多存貨還尚未出貨?或是錢都還在下游廠商還沒收回?

可以從營收灌水比率得知

營收灌水比率公式 = (近一年應收帳款 + 近一年存貨) / 近一年全年營收

這項比率需要小於30%,要知道公司營收的灌水比率,才能知道公司真正的獲利狀況。

條件七:是否現金斷水流?

要知道企業現金的流向,就可以關注財報中的現金流量表,現金流量表又包含了營業活動現金流量、投資活動現金流量、融資活動現金流量。

一家公司的營運是不是真的有賺到現金進來,可以從營業現金流量看出,是不是都跑到條件六所提到的應收帳款、存貨當中,還沒換成現金,因此營業活動現金流要大於零,代表公司真的有賺到現金進來。

除了營業活動現金流量外,投資現金流量代表的是公司除了本業外,投資所花費的現金流;自由現金流就是營運賺到的錢扣除公司投資所花費的金額,就是公司自由可以運用的現金流,因此自由現金流要為正值,代表公司是真的有現金流,這些錢才能再回饋給股東。

自由現金流 = 營業現金流(流入:正值) + 投資現金流(流出:負值)

另外要觀察公司是否至少10年之中有8年發放現金股利,代表公司營運有足夠的現金發放給股東。

延伸閱讀

關關於財報分析,你必須閱讀的四張報表

條件八:是否欠錢壓力大?

如果一間公司要擴大生產、擴大經營,勢必會跟銀行借錢,適當的使用槓桿效應,可以以小博大,替公司帶來可觀的營運收入,但是借貸要在一定的能力範圍,也不能無限上綱。

對於公司負債的狀況可以透過負債比率來看公司的負債狀況。

負債比率 = 負債金額 / 資產總額

建議是小於50%才為合格的公司,若大於50%則要找出負債比率高的原因,再考慮要不要進一步投資。

條件九:是否印股票換鈔票?

如果公司有賺錢,持續不斷成長,會透過增資的方式獲得更多的錢來擴增事業,發行更多股票來跟股東募資。

但是如果公司沒有賺錢,卻一直增資讓股本變大,這樣就要注意企業的本質是否改變。

這個指標可以觀察股本膨脹比率

股本膨脹率 = (目前股本 – 5年前同股本) / 目前股本

股本膨脹率不超過20%才合格。

條件十:是否公司的內行人也不想持有公司股票?

你對你自己上班公司有信心嗎?如果你的公司上市上櫃,但是如果你不相信他的未來,是不是也就不會持有他的股票了?

相同的,在公司內部的核心,像是董監事、三大法人(外資、投信、自營商),了解他們的持股狀況,可以知道他們對公司的信心度。

因此這些內行人持股比例要>33%才算合格。

另外也要觀察這些董監事是否有將股票拿去抵押借錢

這個數值可以觀察董監事股票質押比

董監持股質押張數 / 董監持股總股數 x 100%

這個董監事股票質押比至少小於1/3(33.3%)以上才比較合適。

條件

評估條件

觀察指標

合格標準

1

是否年年賺錢?

EPS

近10年至少有9年EPS>0

2

是否是燒錢產業?

盈餘再投資比例

<200%

是否為慘業

評估是否為近期慘業

3

是否體質幼弱?

上市櫃時間

7年以上

股本大小

>50億

每股淨值

>15元

4

是否靠副業賺錢?

本業收入比率

>80%

5

是否業外虧損?

業外損失比率

<20%

6

是否營收灌水?

營收灌水比率

<30%

7

是否現金斷水流?

營業現金流量

>0

自由現金流量

>0

股利發放次數

10年之中至少有8年發放

8

是否欠錢壓力大?

負債比

<50%

流動比

>100%

速動比

>100%

利息保障倍數

至少5倍

破產指數

>1.81

9

是否印股票換鈔票?

股本膨脹比率

<20%

10

是否連內行人都不想持有?

董監和法人持股比

>33%

董監事股票質押比

<33%

資料來源: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-小資女艾蜜莉

了解市場資訊非常重要

在投資的道路上,瞭不瞭解這家公司非常重要,如果只是因為別人說這家公司好像很好,別人推薦買這家公司而買,自己卻沒有深入去瞭解,很容易因為不熟悉,而投資失利。

以前我會覺得為什麼要看那麼多產業的資訊,了解目前研發的進度、產能、公司技術…等等,這些知識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?

這些財經知識、市場資訊答案是非常有用的,可以幫助你了解現在公司的營運狀況,或是在使用這些公司的產品時,也能了解是不是值得信賴的。

所以要投資任何公司之前,請先問自己

  • 你知道這間公司所生產的產品或服務嗎?
  • 你知道他的營收獲利情形嗎?
  • 你知道他所屬的產業和競爭者有誰嗎?
  • 是不是有用前面所述艾蜜莉投資心法十大條件做評估?

是否該全職投資

2020年的股市大跌,許多人逢低進場,在投資賺了不少錢,也吸引很多人進入股票市場,也因為賺了一筆錢,開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做一個全職投資人。

但是成為全職投資的你,已經準備好足夠的退休金了嗎?如果要做全職投資,那就要知道你未來投入的錢,有可能因為股災失去全部,這個時間有可能是短暫、長期甚至永遠不見了,你能承受這樣的風險嗎?

就連知名的投資人都有可能看錯,所以更不能確保自己的眼光都是正確的,除非你投入的這筆錢是閒錢、投進去暫時不會用到的錢。

在全職投資前,現想想自己目前的金流狀況,以我的想法,還是先擁有自己的本業,再將閒錢投入股市裡做投資,當然在這之中,要自己做好功課,為自己的錢作負責。

資料來源: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-小資女艾蜜莉

如何應用在個人財務之中

我們都應該要有一個思維,那就是把自己當作企業在經營,自己為自己工作,因此上述這些條件是不是可以運用在個人理財上呢?答案是可以的。

如果可以把自己當作企業一樣經營,就可以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,用這些條件來檢視自己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。

企業

個人

條件一:公司是否年年賺錢

自己是否有穩定的收入

條件二:是否為燒錢慘業

目前任職的公司是否有前景

條件三:是否體質幼弱

工作方向與薪水未來是否穩定

條件四:是否靠副業賺錢

賺的錢是否是自己的本業為主

條件五:是否業外虧損

自己投資是否有虧損

條件六:是否營收灌水

自己是否有欠薪狀況

條件七:是否現金斷水流

自己付完每個月開銷後是否有額外現金

條件八:是否負債過多

自己是否欠債過多

資料來源: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-小資女艾蜜莉

結論

我很謝謝艾蜜莉出了這本書,讓我對於投資開始有了興趣,記得以前得我總是認為大家說「玩股票」,是風險很高的東西,絕對不能碰,但了解過後發現,不是不能碰,而是你對股票了解了多少?你可以承受的風險有多少?

讓我更深深的體會到,要先投資自己的腦袋,了解狀況以後,你會更有自信、更有把握地去經營自己的財務。

在書中還有另外提到股票的5大估價法,讓你更深入了解便宜價、合理價、昂貴價,還有產業分析的一些方法值得我們去探討,有興趣可以看一下艾蜜莉的書籍

另外艾蜜莉也開發了自己的定存股app,可以用這個app掌握一下自己所選股票的狀態,預先過濾一下,如果要更專業的版本也可以到這裡訂閱喔!

在投資的道路上,讓我們一起努力吧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